LY-480 軟膏集合包裝機:重新定義藥品小方盒智能包裝新范式
行業困局:藥品小方盒集合包裝的三大核心痛點
在制藥行業,小方盒軟膏類藥品(如乳膏、凝膠、眼膏等)的集合包裝長期面臨效率與質量的雙重挑戰。據《2024 年中國制藥包裝行業白皮書》顯示,78% 的藥企在軟膏集合包裝環節存在以下痛點:

(一)人工依賴度高,生產效率低下
傳統包裝線依賴人工完成多盒排列、定位與封裝,以 5g 軟膏盒 10 盒 / 組的集合包裝為例,單條產線需配置 4-5 名工人,每分鐘僅能完成 8-10 組包裝,日產能不足 8 萬盒。人工操作不僅易受疲勞影響導致排列錯位,更難以滿足旺季突發產能需求,某華北藥企曾因春節前人工短缺導致訂單交付延遲 15 天。
(二)規格兼容性差,換型成本高昂
軟膏類藥品規格繁多(盒長 100-400mm、盒高 20-115mm),傳統設備更換包裝規格需人工調試模具、校準定位參數,單次換型耗時長達 2-3 小時,期間產線停滯造成的隱性損失可達數萬元。某華南藥企測算,其年度因換型導致的產能損失占總產能的 12%。
(三)質量風險突出,合規成本高企
手工排列易出現漏包、膜材破損等問題,某西北藥企質檢數據顯示,人工包裝的漏包率高達 3.2%,破損率達 5.5%,導致年質量成本增加超 50 萬元。同時,傳統設備的熱封溫度控制精度不足(±5℃),難以滿足 GMP 對藥品包裝密封性、防潮性的嚴苛要求,部分企業不得不額外增加質檢工序,進一步推高成本。
二、破局之道:LY-480 如何實現集合包裝全流程智能化
龍應科技針對上述痛點推出的 LY-480 透明膜三維包裝機,通過「智能排列 + 柔性封裝 + 數據驅動」三大核心模塊,構建了藥品集合包裝的全流程解決方案。
(一)智能視覺定位系統:3 秒完成多盒精準排列
LY-480 搭載的 AI 視覺識別模塊,可在 0.5 秒內完成軟膏盒尺寸掃描(精度 ±0.1mm),結合自主研發的排列算法,支持 10 盒立包、5 盒兩層疊包、混規格組合包裝等 12 種排列模式。實測數據顯示,設備對異形盒(如弧面軟膏盒)的定位準確率達 99.8%,較傳統光電傳感器方案提升 27%。
技術解析:
多光源融合成像:采用紅外 + 可見光雙光源系統,消除反光干擾,確保不同材質包裝盒(紙質、鋁塑復合膜)的識別穩定性;
動態路徑規劃:基于機械臂運動學模型,實時計算推盒軌跡,實現多盒同步定位誤差≤0.5mm。
(二)多伺服協同驅動:25 組 / 分鐘穩定輸出,效率提升 60%
設備搭載 7 軸伺服電機驅動系統,實現頂包、推盒、熱封、膜材牽引等動作的毫秒級協同控制。與傳統凸輪連桿結構相比,伺服系統的響應速度提升 40%,能耗降低 35%,且支持最高 25 組 / 分鐘的穩定輸出(以 10 盒 / 組計,即 250 盒 / 分鐘)。某華東藥企實測顯示,使用 LY-480 后,單條產線日產能從 8 萬盒提升至 20 萬盒,滿足了其承接國際訂單的產能需求。
核心優勢:
自適應負載控制:通過扭矩傳感器實時監測包裝阻力,自動調整電機輸出功率,避免因膜材張力波動導致的封口褶皺;
智能故障預判:基于機器學習算法分析伺服電機電流曲線,提前 48 小時預警軸承磨損等潛在故障,降低非計劃停機率 70%。
(三)柔性換型技術:3 分鐘完成規格切換,破損率直降 90%
LY-480 采用「無模具化」設計,通過電動絲杠調節包裝通道寬度(調節精度 ±0.5mm),配合參數記憶功能,可在 3 分鐘內完成不同規格切換。設備兼容盒長 100-400mm、盒寬 45-240mm、盒高 20-115mm 的全尺寸范圍,無論是 5g 小規格眼膏盒還是 50g 大規格乳膏盒,均能實現無縫切換。某西南藥企使用后,換型時間從 2.5 小時縮短至 2.8 分鐘,年度換型成本下降 85%。
材料兼容性:
膜材自適應:支持 BOPP、PVC、PET 等多種透明膜材,通過智能溫控系統(精度 ±1℃)實現不同膜材的最優熱封參數匹配;
防夾料設計:在推盒通道設置壓力傳感器,檢測到包裝盒傾斜時自動停機,將破損率從傳統設備的 5% 降至 0.5% 以下。
三、合規與成本雙優:從制造到智造的價值躍升
(一)全流程合規,構建質量護城河
LY-480 的設計嚴格遵循 GMP 規范,具備完整的追溯體系與數據記錄功能:
密封性能:采用恒溫熱封技術,封口強度≥30N/15mm(國家標準≥25N),防潮性能通過 RH90% 環境 72 小時測試無滲透;
清潔設計:設備表面采用 316L 不銹鋼拉絲處理,無死角圓弧過渡,符合 FDA 對食品接觸材料的要求,清潔驗證時間縮短 40%;
電子記錄:自動生成包裝過程數據(時間、溫度、速度等),支持 CSV 格式導出,滿足歐盟 MDR 及中國 NMPA 的數據合規要求。
(二)全周期降本,重塑成本競爭力
從采購到運維的全生命周期,LY-480 展現出顯著的成本優勢:
人工成本:單條產線操作人數從 5 人減至 1 人,按年薪 10 萬元計算,年節省人工成本 40 萬元;結合產能提升帶來的規模效應,某中型藥企使用 3 臺 LY-480 后,年人工成本共節省超 120 萬元;
材料成本:智能膜材追蹤系統將廢料率控制在 1.2% 以下(傳統設備平均 3.5%),單組包裝材料成本下降 15%,以年用量 100 萬卷計算,年節省材料費用 28 萬元;
維護成本:伺服系統的免維護設計將年度保養費用降至 1.2 萬元(傳統設備需 5-8 萬元),加上故障預判功能減少的停機損失,綜合維護成本下降 60%。
四、實戰驗證:某上市藥企的智能化轉型之路
以國內某知名外用藥企(以下簡稱 A 企業)為例,其主打產品 5g 軟膏盒長期面臨包裝效率瓶頸:原有 3 條人工產線日均產能 12 萬盒,漏包率 3%,年質量損失達 65 萬元。2024 年引入 LY-480 后,實現了全流程升級:
(一)產能突破:從 12 萬盒到 50 萬盒的飛躍
替換原有人工線后,單臺 LY-480 日均產能達 20 萬盒,3 臺設備聯動實現 50 萬盒 / 日的穩定輸出,不僅滿足國內市場需求,更助力企業打開東南亞市場,2024 年出口訂單增長 40%。
(二)質量躍升:漏包率降至 0.3%,客戶投訴下降 80%
智能視覺系統與熱封技術的結合,使漏包率從 3% 降至 0.3%,破損率從 5% 降至 0.5%。2024 年第四季度客戶投訴量從月均 20 次降至 4 次,品牌美譽度顯著提升。
(三)柔性生產:快速響應多規格訂單
A 企業共有 8 種軟膏規格,過去換型需停機 3 小時,現通過 LY-480 的參數記憶功能,3 分鐘即可完成切換,2024 年小批量訂單(≤10 萬盒)交付周期從 7 天縮短至 2 天,贏得更多 OTC 市場訂單。
五、行業展望:智能包裝如何賦能制藥工業 4.0
(一)政策驅動下的自動化剛需
隨著《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(2020 年修訂)》及歐盟 GDP 的嚴格實施,制藥企業對包裝設備的智能化、數據化要求日益提升。國家藥監局數據顯示,2023 年新增藥企 GMP 認證中,自動化包裝設備覆蓋率已達 82%,較 2018 年提升 37 個百分點。
(二)技術融合催生新生態
LY-480 的研發融入了工業互聯網技術,支持與 MES 系統無縫對接,實現生產數據實時監控、OEE(設備綜合效率)分析、遠程運維等功能。龍應科技已搭建智能包裝云平臺,用戶可通過手機端實時查看設備狀態,接收故障預警,未來還將推出 AI 工藝優化模塊,進一步提升設備能效。
(三)全球化競爭中的中國方案
在東南亞、中東等新興制藥市場,人力成本上升與合規要求提升催生了對智能包裝設備的旺盛需求。LY-480 憑借技術參數對標國際一流品牌(如德國 Bosch、意大利 IMA),但價格僅為其 60%-70% 的優勢,2024 年出口量同比增長 90%,成為中國制藥裝備出海的標桿產品。
六、結語:重新定義集合包裝的價值邊界
LY-480 透明膜三維包裝機的誕生,不僅是一次設備升級,更是藥品集合包裝理念的革新。它打破了傳統設備在效率與柔性之間的取舍,實現了「高速生產 + 靈活換型 + 合規保障」的三重突破,為藥企構建了應對市場變化的核心競爭力。
在制藥工業智能化轉型的浪潮中,龍應科技始終秉持「問題定義產品」的研發理念,從行業痛點出發,以技術創新為引擎,持續推動包裝設備從「功能型」向「價值型」進化。LY-480 的成功實踐證明,當設備不僅能解決問題,更能創造新的價值空間時,它便成為了企業轉型升級的戰略伙伴。
即刻體驗智能包裝新范式
4 月 23-25 日,龍應科技將攜 LY-480 亮相重慶國際博覽中心【S4-67 展位】,現場演示多盒自動排列、智能熱封等核心功能,更有技術專家提供「一對一產線規劃方案」。歡迎制藥行業同仁蒞臨交流,共同探討智能包裝如何助力企業降本增效、贏在全球市場。
點擊預約現場演示:龍應科技官網預約通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,獲取《LY-480 軟膏集合包裝解決方案白皮書》,解鎖更多技術細節與實戰案例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