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應 LY-300 透明膜三維包裝機:破解制藥行業包裝難題,重塑生產新效能?
在制藥行業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下,藥品包裝已不再僅僅是產品的 “外衣”,更是關乎藥品質量、品牌形象與市場競爭力的關鍵環節。然而,傳統包裝設備效率低、包裝質量不穩定、能耗高等問題,成為眾多制藥企業生產中的痛點。龍應科技推出的 LY-300 透明膜三維包裝機,憑借創新技術與卓越性能,精準直擊行業難題,為制藥企業帶來全新包裝解決方案。本文將深入剖析該設備在制藥行業的應用,展現其如何通過技術突破重塑生產效能。

一、制藥行業包裝環節的核心痛點:效率、質量與成本的三重挑戰
(一)效率瓶頸:傳統設備難以滿足規?;a需求
在制藥工廠的自動化生產線上,包裝環節往往是 “卡脖子” 環節。傳統透明膜包裝設備普遍存在三大效率痛點:
運行速度慢:多數設備每分鐘包裝速度僅 40-50 包,且穩定性差,頻繁因膜材偏移、封刀溫度異常等問題停機,導致單條產線日均產能不足 10 萬包;
換型耗時久:更換不同規格藥品的包裝模具需人工調試封刀位置、膜材張力等參數,單次換型耗時長達 1-2 小時,嚴重影響多品種切換生產效率;
人工干預多:從膜材安裝到成品下料,需人工監控各環節,增加了人力成本與操作失誤風險。某華北地區固體制劑生產企業反饋,其原有設備在生產旺季需三班倒運行,仍無法滿足訂單需求,被迫將部分包裝業務外包,導致成本增加 15% 以上。
(二)質量隱患:包裝缺陷威脅藥品安全與品牌聲譽
藥品包裝的核心訴求是 “保護藥品、便于流通、傳遞信息”,但傳統設備難以兼顧三大功能:
密封可靠性不足:因膜材適配性差、封刀溫度控制精度低(誤差 ±5℃),常出現密封不嚴、氣泡殘留等問題,導致藥品在倉儲運輸中受潮、氧化,據行業調研,此類問題占藥品退貨原因的 22%;
外觀一致性差:膜材拉伸不均勻導致包裝棱角模糊、表面褶皺,影響藥品高端化形象,尤其對 OTC 藥品而言,包裝外觀直接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;
防切藥保護缺失:傳統設備依賴人工目視檢查,當藥品在輸送過程中發生偏移時,極易被封刀誤切,造成物料浪費與質量事故。
(三)能耗與成本:高損耗拖慢綠色制造進程
隨著 “雙碳” 政策落地與制藥企業 ESG(環境、社會、治理)建設推進,包裝環節的能耗與材料利用率成為關鍵考核指標:
電能消耗高:傳統設備采用工頻電機驅動,功率因數低,單臺設備年耗電量達 12 萬度,遠超行業節能標準;
膜材浪費嚴重:因張力控制不精準,膜材廢料率高達 8%-10%,以年產 1 億包的生產線計算,年浪費膜材成本超過 50 萬元;
維護成本高:機械結構復雜導致易損件更換頻繁,年均維護費用占設備采購成本的 15% 以上。
二、龍應 LY-300 的技術突破:以智能化破解行業共性難題
針對上述痛點,龍應科技研發團隊歷經 3 年技術攻關,推出 LY-300 透明膜三維包裝機,通過 “智能驅動 + 精準控制 + 柔性適配” 三大核心技術,實現包裝效能的跨越式提升。
(一)高效智能驅動系統:產能提升 100%,換型時間壓縮 80%
伺服電機全域控制:采用德國進口伺服電機組合(主電機 2.2kW + 輔助電機 1.5kW),配合自主研發的運動控制算法,包裝速度穩定在 80 包 / 分鐘,較傳統設備效率提升 100%,且支持無級調速(20-80 包 / 分鐘可調),適配不同產能需求;
一鍵式智能換型:搭載 7 英寸彩色觸控屏,內置 200 組產品參數記憶功能,更換產品規格時僅需在界面選擇對應配方,設備自動完成封刀位置、膜材張力、切刀深度等 12 項參數調整,換型時間壓縮至 12 分鐘,真正實現 “多品種、小批量” 柔性生產;
全流程自動化:從藥品輸入、膜材成型、熱封切割到成品輸出,全環節無需人工干預,標配的自動糾偏裝置可實時修正膜材偏移(精度 ±0.5mm),確保連續穩定運行。
(二)精準質量管控體系:不良率降至 0.1%,守護藥品安全底線
三維立體成型技術:通過高精度模具(公差 ±0.02mm)與 0.1mm 級膜材拉伸控制,實現包裝棱角分明、表面平整,視覺效果達到 “工業級鏡面標準”,顯著提升藥品高端化形象。某合資藥企使用后,其主打產品因包裝升級,終端售價提升 10%,市場占有率增長 5%;
智能膜材適配系統:集成視覺識別攝像頭與壓力傳感器,可自動識別 PVC、PET、PTP 鋁箔等 15 種膜材類型,動態調整封刀溫度(精度 ±1℃)與壓力(5-50N 可調),徹底解決不同膜材因熔點、延展性差異導致的密封不良問題,密封合格率達 99.9%;
雙重防切藥保護:前端安裝激光測距傳感器檢測藥品位置,后端通過重量檢測模塊校驗成品重量,當檢測到藥品偏移或缺失時,設備 0.1 秒內緊急停機并聲光報警,避免物料浪費與質量風險。
(三)綠色節能設計:能耗降低 30%,膜材利用率提升至 99%
能量回收技術:創新設計余熱回收裝置,將封刀加熱產生的多余熱量通過導熱管循環利用,用于膜材預加熱,較傳統設備節電 30%,年節省電費約 20 萬元(以三班制生產計算);
低損耗張力控制:采用磁粉離合器 + 張力傳感器閉環控制,將膜材拉伸張力波動控制在 ±2N 以內,廢料率降至 1% 以下,配合設備支持的最小膜材寬度(50mm),顯著降低材料成本;
長壽命低維護:核心部件(伺服電機、封刀組件)采用國際一線品牌,設計壽命達 10 萬小時,標配的智能診斷系統可提前預警軸承磨損、皮帶老化等故障,將年均維護成本降低 60%。
三、客戶實踐驗證:從效率突圍到價值重構
(一)案例一:揚子江藥業集團 —— 產能與質量的雙維升級
作為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,揚子江藥業在固體制劑包裝環節面臨 “多規格、高產能、嚴標準” 的挑戰。2023 年引入 3 臺 LY-300 設備后,實現:
產能突破:單臺設備日均產能達 18 萬包,較原有設備提升 120%,滿足蒲地藍消炎片、胃蘇顆粒等明星產品的旺季生產需求;
質量躍升:包裝不良率從 1.2% 降至 0.09%,在 2024 年 FDA 飛行檢查中,因包裝環節數據完整、質量可控,獲得 “零缺陷” 評價;
成本優化:膜材消耗從 8.5m2/ 萬包降至 7.2m2/ 萬包,年節約材料成本 80 萬元,設備綜合能耗下降 28%。
(二)案例二:華潤三九 —— 高端藥品的包裝美學突圍
華潤三九在開發中藥配方顆粒高端產品時,對包裝的視覺呈現與便攜性提出嚴苛要求。LY-300 的三維成型技術與智能膜材適配功能,完美解決了三大難題:
異形包裝成型:針對直徑 15mm 的圓形藥盒,設備通過柔性模具設計,實現膜材均勻包裹,避免傳統設備常見的棱角褶皺問題;
鋁塑復合膜密封:針對高阻隔性鋁塑膜,智能系統自動將封刀溫度設定為 210℃、壓力 35N,確保密封強度≥15N/15mm(遠超藥典標準 10N/15mm);
小批量快速換型:支持最小包裝數量 10 包 / 次,滿足中藥顆粒 “一人一方” 的個性化包裝需求,換型時間較傳統設備縮短 75%。
(三)數據對比:LY-300 vs 傳統設備
指標 | 傳統設備 | LY-300 | 提升幅度 |
包裝速度(包 / 分鐘) | 40-50 | 80 | 100% |
換型時間(分鐘) | 60-120 | 12 | 80% |
包裝不良率 | 0.8%-1.5% | ≤0.1% | 86.7%-93.3% |
膜材利用率 | 90%-92% | 99% | 7%-9% |
年耗電量(度) | 120,000 | 84,000 | 30% |
四、從設備到生態:龍應科技的全生命周期價值賦能
(一)定制化工藝設計能力
龍應技術團隊可根據藥企產品特性(片劑、膠囊、醫療器械等),提供從包裝材料選型、模具設計到產線布局的全流程方案。例如為緩釋片劑設計的 “防壓痕包裝工藝”,通過降低膜材拉伸張力 3N,配合弧形模具,避免藥片因包裝受力產生裂片風險。
(二)數字化運維支持
LY-300 標配工業物聯網模塊,可接入企業 MES 系統,實時上傳設備運行數據(OEE、能耗、故障代碼等),支持遠程故障診斷與程序升級。某醫藥上市公司通過設備數據監控,將設備綜合效率(OEE)從 75% 提升至 89%,生產計劃達成率提高 18%。
(三)全周期服務保障
3 年質保承諾:核心部件(伺服電機、控制系統)提供 5 年質保,易損件(封刀、切刀)庫存充足,48 小時全國直達;
定制化培訓體系:針對操作人員、維護人員分別開設 “2 小時快速上手培訓” 與 “8 小時深度維護課程”,累計已為 300 余家藥企培訓技術人員超 5000 人次。
五、重新定義醫藥包裝的 “效能標桿”
在制藥行業加速智能化轉型的今天,龍應 LY-300 透明膜三維包裝機不僅是一臺設備,更是破解生產痛點的 “鑰匙”—— 它以效率突破打開產能天花板,以質量管控守護藥品安全底線,以綠色節能響應全球可持續發展趨勢。截至 2024 年底,該設備已服務輝瑞、拜耳、廣藥集團等 80 余家國內外知名藥企,累計包裝藥品超 20 億包,零重大質量事故記錄。
對于制藥企業而言,選擇 LY-300 不僅是一次設備升級,更是一次生產效能與品牌價值的雙重提升。如果您正面臨包裝環節的效率瓶頸、質量隱患或成本壓力,歡迎訪問龍應科技官網(www.ciled.cn)獲取《醫藥包裝智能化白皮書》,或聯系客服預約工廠實地考察,親眼見證 “智能包裝如何重塑制藥生產新范式”。
龍應科技始終堅信:當包裝環節從 “成本中心” 轉變為 “價值中心”,制藥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將更加暢通。選擇 LY-300,就是選擇與行業標桿并肩,讓每一包藥品都成為企業競爭力的最佳代言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