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應果凍生產線:一體化自動化設計,開啟果凍生產高效時代
果凍作為深受兒童與年輕消費者喜愛的休閑食品,市場需求逐年增長。但果凍生產流程復雜(需經歷配料、煮制、灌裝、冷卻、封口、切塊、包裝等環節),傳統生產線依賴人工銜接,存在效率低、品質不穩定、衛生難保障等問題。龍應機械結合果凍生產特性,研發推出龍應果凍生產線,實現 “從原料到成品” 的全流程自動化,為果凍企業解決生產痛點,提升市場競爭力。
一、傳統果凍生產的三大痛點,制約企業發展
在自動化生產線未普及前,多數果凍企業采用 “半自動設備 + 人工輔助” 的生產模式,這種模式存在明顯短板,難以滿足現代化生產需求。
痛點一:流程脫節,生產效率低
傳統果凍生產中,配料、煮制、灌裝、冷卻等環節需人工搬運物料(如將煮好的果凍液從煮鍋搬運至灌裝機),每個環節銜接耗時。以一條日均產能 5 噸的傳統生產線為例,需投入 15-20 名工人,且受人工速度限制,每小時僅能生產 200-300kg 果凍,遇到訂單旺季,常出現產能不足、訂單延期的情況。
痛點二:品質不穩定,口感與外觀差異大
果凍的品質(口感 Q 彈、外觀透明、無氣泡)依賴精準的生產參數控制。傳統生產中,煮制溫度、果凍液冷卻速度、灌裝量等參數多依賴人工經驗調節,易出現 “煮制過度(口感軟爛)”“冷卻不均(外觀渾濁)”“灌裝量偏差(大小不一)” 等問題。某果凍企業統計顯示,傳統生產線的產品不合格率約 3%,每年因品質問題導致的報廢損失超 8 萬元。
痛點三:衛生隱患多,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
果凍作為即食食品,衛生安全至關重要。傳統生產線中,果凍液在搬運過程中易接觸空氣與人工,引入細菌;設備的輸送帶、灌裝頭等部件清潔難度大,易殘留果凍液,滋生微生物。近年來,因衛生不達標導致的果凍菌落超標問題時有發生,不僅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,還影響品牌信譽。
二、龍應果凍生產線:全流程自動化,三大核心優勢破解痛點
龍應果凍生產線采用一體化設計,整合 “配料系統、煮制系統、灌裝系統、冷卻系統、封口系統、切塊系統、包裝系統” 七大模塊,實現全流程自動化,從根本上解決傳統生產痛點。
1. 全流程自動化,效率提升 200%
龍應果凍生產線通過 “管道輸送 + 智能銜接”,實現物料無縫流轉:
以一條日均產能 5 噸的龍應果凍生產線為例,僅需 3-4 名工人負責原料補充與設備監控,每小時產能提升至 600-800kg,效率是傳統生產線的 3 倍,每年節省人力成本超 60 萬元。
2. 精準參數控制,產品合格率達 99.8%
龍應果凍生產線搭載 “PLC 智能控制系統”,可實時監控并調節生產過程中的關鍵參數:
某果凍企業引入龍應生產線后,產品不合格率從 3% 降至 0.2% 以下,每年減少報廢損失超 7 萬元,且因品質穩定,消費者復購率提升 15%。
3. 食品級材質 + 全封閉設計,符合 GMP 標準
龍應果凍生產線在衛生設計上嚴格遵循食品生產的 GMP 標準:
某江蘇果凍企業使用龍應生產線后,產品抽檢合格率從 96% 提升至 100%,未再出現衛生安全問題,成功進入大型連鎖超市(如沃爾瑪、家樂福),市場份額擴大 20%。
三、靈活定制,適配不同果凍品類與生產需求
不同企業的果凍品類(如杯裝果凍、袋裝果凍、條形果凍、果肉果凍)、產能需求存在差異,龍應果凍生產線可根據企業需求靈活定制。
1. 適配多品類果凍生產
2. 產能按需定制
3. 包裝形式多樣化
生產線可對接多種包裝設備,支持 “單個包裝、多聯包、禮盒裝” 等包裝形式,如將 6 個小杯果凍包裝成一聯,或 12 聯包裝成禮盒,滿足不同銷售場景需求。
四、應用案例:助力果凍企業實現產能與品質雙重突破
案例 1:某初創型果凍企業 —— 低投入實現自動化生產
某廣東初創果凍企業,初期預算有限,計劃生產 20g 小杯果凍,日均產能 1 噸。引入龍應小型果凍生產線(設備投入約 80 萬元)后,僅需 2 名工人,即可實現全流程自動化生產,日均產能達 1.2 噸,產品合格率 99.8%。憑借穩定的品質,企業快速打開區域市場,6 個月內實現盈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