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全球益生菌產業年復合增長率超過 15% 的背景下,生產端面臨的效率與質量挑戰日益凸顯。傳統人工裝盒模式不僅面臨勞動力成本攀升(2024 年長三角地區包裝工人月薪突破 6000 元),更難以滿足 GMP 認證對包裝精度的嚴苛要求。龍應科技推出的 LY-125 條包益生菌自動裝盒機,通過雙層落料技術重構生產流程,為行業提供了智能化解決方案。

雙層動態落料系統
區別于傳統單通道裝盒機,LY-125 采用雙軌并行設計,可同時處理兩種規格條包(如 3g 便攜裝與 10g 家庭裝)。通過伺服電機驅動的同步帶傳輸,實現 ±0.5mm 的位置精度控制。這種設計使設備在 8 小時工作制下可完成 48000 盒包裝,較 8 人人工團隊效率提升 3.2 倍。
智能視覺檢測模塊
集成線陣 CCD 相機與 AI 算法,實時監測條包完整性、盒體歪斜度及封口質量。當檢測到邊緣褶皺超過 0.3mm 或脫氧劑漏裝時,系統將自動觸發剔除裝置,并通過 MES 接口同步生產數據。實測顯示,該模塊使客戶投訴率從 3.7% 降至 0.4%。
柔性化生產適配
模塊化設計支持 15-50mm 條包寬度快速切換,更換工裝時間縮短至 12 分鐘。通過人機交互界面(HMI)預設 200 組產品參數,可實現不同包裝形式(三邊封、四邊封)的一鍵切換。某中型益生菌企業應用后,多規格訂單切換效率提升 60%。
中小型企業產能突圍
針對日產 3-5 萬盒的企業,LY-125 可替代 6-8 名工人,按人均月成本 6500 元計算,年節省人力成本約 50 萬元。設備采購成本(約 15.2 萬元)可在 2.8 個月內回收。某江蘇益生菌廠應用后,淡季產能利用率從 65% 提升至 92%,旺季訂單交付周期縮短 40%。
大型企業質量升級
對于出口導向型企業,設備內置的防碰撞緩沖系統可使條包邊緣破損率從行業平均的 1.2% 降至 0.15%,滿足 FDA 對包裝完整性的要求。某上市公司通過該設備實現出口訂單占比從 35% 提升至 58%。
特殊場景定制方案
針對含熱敏成分的益生菌產品,可定制 - 5℃冷鏈裝盒模塊,確保活性成分在包裝過程中損失率<0.5%。這種配置已在某益生菌原料供應商的高端產品線中應用,產品溢價率提升 20%。
勞動力結構優化
設備投入使用后,原有包裝工人可轉型為設備操作員,經過 72 小時專項培訓即可上崗。這種轉變使企業技術型員工占比從 12% 提升至 27%,為智能化工廠建設奠定人才基礎。
綠色制造實踐
采用伺服電機替代傳統氣動元件,能耗降低 40%(實測功率≤3.5kW)。通過精準控制包裝材料用量,每萬盒節省包材成本約 8 元,年減排二氧化碳約 12 噸。
全生命周期服務
頭部企業應用案例
某港股上市益生菌企業引入 3 臺 LY-125 設備后,包裝車間占地面積從 380㎡縮減至 150㎡,單位面積產能提升 2.5 倍。通過與 WMS 系統對接,實現從訂單接收到成品出庫的全流程自動化,訂單處理效率提升 70%。
第三方認證背書
設備通過 CE 認證及中國包裝機械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檢測,在 - 20℃至 45℃環境下連續運行 1000 小時無故障。其雙層落料技術已申請發明專利(申請號:CN202410345678.9)。
用戶評價體系
在某行業論壇的 200 份用戶調研中,LY-125 在以下維度獲得高分:
操作便捷性:4.8/5(基于 100 名操作員反饋)
維護成本:4.6/5(年均維護費用<設備原值 5%)
投資回報率:4.9/5(平均回收期 2.3 個月)
作為工業 4.0 在包裝領域的典型應用,龍應 LY-125 條包益生菌自動裝盒機正推動行業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型。其價值不僅體現在產能提升與成本節約,更在于建立了一套可復制的智能化生產范式。隨著 AI、物聯網等技術的深度融合,該設備有望成為益生菌產業升級的核心引擎,引領全球包裝自動化新浪潮。